您好,欢迎来到东莞市虎门慈善会官方网站!
01“暖阳助老·朝夕相伴”虎门镇空巢老人关爱计划
执行机构:东莞市趣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联系人:陈艳青 15626236976
本月,项目“医陪同行”志愿者服务队延续温情,持续开展空巢老人关爱行动,走进老人家中,以更贴心的方式传递温暖与陪伴,累计开展14场探访,37名志愿者参与42人次,服务总时长105小时56分钟,覆盖空巢老人30余人次。同月,志愿者常规探访空巢老人时,发现其中一名服务对象精神状态欠佳,自述呼吸费力,还伴有胸部闷痛与肩膀放射性疼痛,志愿者判断需及时就医,随即联系申请医陪服务,并详细记录老人症状,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由志愿者、社工和专业医陪人员组成的协助小组抵达老人家中;陪伴就医期间,社工耐心安抚老人情绪,医陪人员与医生详细沟通症状史,顺利为老人办理住院手续。
02 “让爱回家”——虎门镇流浪乞讨人员街面救助项目
执行机构:东莞市虎门让爱回家公益服务中心
联系人:李麦香 13798716800
本月,项目开展了3场救助活动,在虎门镇内的流浪乞讨人员开展劝导进站接受救助、联系医疗机构救治、提供救助物资、问询确定身份信息、联系亲属接回等街面救助服务,累计救助40名流浪人员,其中为1人办理老人身份证,协助1人至精神卫生医院就医,协助17人进救助站接受后续救助,帮助21人顺利回归家乡。
03 “电商赋能·巾帼指尖”虎门镇困难妇女电商支持计划
执行机构:东莞市乐成公益服务中心
联系人:周燕 13790452110
本月,项目联合虎门镇妇联开展了第二期甲艺电商基础课程公益活动。活动以“AI赋能短视频,巾帼聚力新未来”为主题,面向20名困难妇女开展。通过“理论讲解+现场实操+实时指导”的形式,围绕“AI做内容、AI写脚本、AI剪辑” 三大核心板块教学,帮助妇女们接触并掌握AI短视频创作工具,逐步提升她们的创作水平和效率。
04 虎门镇“银发守护”困难长者医养结合项目
执行机构:东莞市虎门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
联系人:杨志文 13798888720
本月,在健康守护进社区板块,项目联合虎门社卫开展上门体检服务,为新湾社区行动不便长者送健康;携手虎门中医院在怀德社区开展集中康复活动,提供专业理疗与健康指导,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在健康联盟惠民生板块,联动老科协、信德过口腔及惠耳听力打造"银发守护日"综合服务平台,设置四大功能区——基础检测区开展血压血糖筛查,理疗服务区提供艾灸诊疗,特色服务区进行口腔听力专项检查,DIY互动区教学颈椎枕制作,同步开展社区养老专题研讨,实现"预防-诊疗-康复"全链条服务。在健康关怀暖银龄板块,协同老科协专家团队走进北面社区,通过"义诊+理疗+手工"多元服务组合,为长者提供艾灸调理、健康咨询及颈椎枕制作等适老化服务,用专业与温情守护长者健康。
05 “青春情暖·爱满归途”虎门高铁站志愿服务项目
执行机构:东莞市虎门志愿者协会
联系人:黄锦风 13728216324
本月,项目社工组织志愿者持续开展“青”暖归途系列活动46场,累计招募454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约3632小时。志愿者们以高铁站为主要服务阵地,一方面为往来旅客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另一方面针对老人、儿童、孕妇及行动不便等重点旅客群体,提供专项帮扶服务。同月,项目联合司法公益志愿者,在节假日期间积极推进“青”护平安系列活动,累计开展12场,累计招募28人次参与。志愿者们在高铁站周边交通路口协助公安交警开展秩序维护工作,对网约车乱停乱放等不规范行为进行耐心劝阻与引导,为保障交通秩序贡献力量。同月,组织开展第一期“铁路小卫士”高铁站亲子职业体验日活动,吸引了10组亲子家庭共20人踊跃参与,亲子家庭进入不同岗位,开启“沉浸式”高铁站职业体验。
06“大美虎门”数字育新公益传播计划
执行机构:东莞市乐成公益服务中心
联系人:周燕 13790452110
本月,项目以“慈善助老”文化传播为核心,联动虎门镇“银发守护”特殊困难长者医养结合项目,创新开展2场慈善数字公益行动,让“人人可成为公益代言人”的理念落地生根。同月,项目组联动“银发守护”项目跨专业医疗团队入户为新湾社区6名低保及居家养老长者提供上门服务,血常规、心电图、B超等专业体检与用药指导同步推进。活动中,项目团队捕捉医护人员的细致诊疗、社工的暖心记录的镜头,为后续宣传视频提供真实素材。同月,在怀德社区义诊现场,20名长者在血压血糖检测、健康咨询及艾灸、针灸等理疗服务中收获关怀,成为公益传播的生动注脚。项目围绕服务场景,精心制作4个公益视频,通过双平台分发,直观呈现“助老”细节。视频中,医护人员的专业、社工的坚守、长者的笑容,让更多人看见慈善助老的温度;项目知晓度与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为慈善助老氛围注入新活力。
07 虎门长者学苑——“活力银龄”助老公益项目
执行机构:东莞市花语公益服务中心
联系人:王焕章 13712783411
本月,项目团队聚焦社区长者服务需求,充分整合南栅、镇口社区场地资源,动员志愿者协同开展两期“墨香学堂”之书法艺术培育课程(硬笔、毛笔),特邀专业书法老师,从书法文化渊源切入,详细讲解毛笔执笔方法、运笔规律等基础技法,提升社区长者书法技艺,更让他们在文化传承中收获成就感与归属感。同月,项目开展“健康学堂”之老年人的膳食和营养管理活动,为社区长者送去了夏季保健知识和贴心关怀。
08 “东方女红”社区妇女缝纫师创业计划
执行机构: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联系人:林龙妹 15018735401
本月,项目于则徐、东方、新湾、北面、路东、白沙、树田等7个社区和莞爱011站开展了定时、定点的义补活动,共为70名居民缝补了160多件衣物。同月,项目团队参加2025虎青潮集市暨“虎青杯”三人篮球赛活动,进行摆摊售卖,共卖出5件产品,创收75元。另外,项目导师和学员于本月前往虎门康园,为康园的学员们量身高尺寸,为制作定制单做准备,并送上了一批爱心校服。
09 “心愿2025”虎门慈善公益集市
执行机构: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联系人:林龙妹 15018735401
本月,项目于虎门君乐汇购物中心开展了为期三天的2025虎青潮集市暨“虎青杯”三人篮球赛活动,集市设置了8个主题摊位,涵盖餐饮、手工、服饰等领域。活动中,项目团队积极链接资源,整合了近500元的资金,用于完成困难群体的微心愿。
10 虎门镇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公益项目3.0
执行机构:东莞市虎门平安建设促进会
联系人:李子运 13423131470
本月,项目组联合卫健部门,组织社区关爱帮扶小组开展家庭走访,探访了轻度精神障碍患者50户,了解其生活情况及需求。同月,项目邀请专家到虎门镇“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坐班,提供一对一线下心理辅导3人次,缓解其负面情绪。同月,项目组以东莞市“百千万·莞一夏”青少年儿童暑期公益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为契机,在虎门外语学校,聚焦“小候鸟”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需求,以“平安文化+心理健康”双线融合为特色,为近200名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打造了一场寓教于乐的沉浸式安全教育课堂。另外,项目于本月推送了3期粤心安小课堂。
11“擦亮小珍珠”儿童关爱项目
执行机构:东莞市虎门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
联系人:陈玉珠 13798826028
本月,项目组联合“莞邑时光”——社区研学项目,带领25名项目亲子家庭前往海战博物馆,探寻历史足迹,厚植爱国情怀,让爱国精神在亲子间传承。同月,项目与虎门镇团委、虎门镇大学生联合会携手,在虎门镇远中学开展“三人行”公益教育活动,项目动员10名初中生服务对象参与为期7天的知识探索与心灵成长之旅。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汲取知识、实现心灵成长。活动结束后,共有10人获优秀学员荣誉,孩子们凭借努力与出色的表现获得认可,展现了青少年的积极风貌。
12 平安善治 你我共建——平安文化共建公益项目
执行机构:东莞市虎门平安建设促进会
联系人:张铭轩13712854768
本月,项目围绕平安暑期与未成年人保护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在主题讲座与普法宣传方面,项目分别在禁毒服务中心、实验小学和崇雅外国语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活动,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和普法情景剧等生动形式,重点讲解校园霸凌、居家安全等法律知识,并设置互动问答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了活动。同月,项目在南栅象山公园成功举办平安暑期启动仪式,通过游戏闯关、知识问答等趣味形式,帮助小营员掌握防溺水、防拐骗等安全技能,取得良好效果。本月,项目累计开展16场平安夜巡专项行动,组织志愿者对社区、校园周边进行安全巡查,服务居民超3000人次,有效排查安全隐患,宣传暑期安全知识。
13 “玉兰护苗·知性成长”儿童性教育项目
执行机构:东莞市汇益社会服务发展中心
联系人:梁桂玉 13925505345
本月,项目开展了“知性成长”儿童性教育一日营活动,活动涵盖了卵生动物与胎生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我从哪里来”、身体器官功能以及生殖器官等隐私部位的知识、青春期的变化、引导孩子辨别有害身体接触以及防范侵犯的实用技能、性别平等等多个主题;通过活动,孩子的性教育知识有了大大的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4 “彩虹桥”——虎门镇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支持计划
执行机构:东莞市汇益社会服务发展中心
联系人:吴丽萍 15818466244
本月,项目在虎门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开展第四期家长课程,课程由心理咨询师张雪辉讲授,向家长详细讲解了与孩子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互动游戏和情绪管理等专业知识,通过生动案例与现场演示,向家长们展示如何通过观察孩子的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精准解读孩子的内心想法。同时,介绍了互动游戏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提供了一系列简单易操作、趣味性十足的互动游戏,助力家长在游戏中增进与孩子的情感连接。课程获得了家长们的认可,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课程学习,不仅掌握了实用的非语言沟通技巧,还对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互动、管理自身情绪有了全新认识,对未来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充满信心。
15 “红色基因传承者”退役军人文化项目
执行机构:东莞市虎门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联系人:叶颖诗 13686258812
本月,项目围绕红色精神传承与志愿服务开展工作,联合“强国同心圆”历史文化传播志愿行动项目开展为期两天的“薪火相传 志愿同辉”寻迹虎门夏令营活动,由退役军人志愿者带领学员参观爱国教育基地——海战博物馆、蒋光鼐故居、双拥主题公园,退役军人志愿者一方面在带队的过程中了解虎门历史和双拥精神,强化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另一方面提升他们的志愿服务意识。活动还设置了非遗体验(林旁粽)、参观虎门大桥有限公司和走访新湾退役军人等环节。同月,项目在虎门图书馆开展了两期“绘说红色记忆,童心薪火相传”红色绘本阅读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亲子家庭讲述绘本故事,同事穿插手工体验,提高参加者的红色意识。
16 “莞邑时光”——社区研学项目
执行机构:东莞市天勤执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联系人:陈文俊 15818329099
本月,项目开展了第六期“莞邑时光”——社区研学活动,带领亲子家庭走进鸦片战争博物馆,借助趣味互动、深度讲解,让孩子们触摸历史脉络,在思辨中厚植家国情怀。同月,联动“擦亮小珍珠”关爱项目开展第七期研学活动,以亲子共学为纽带,融合历史传承与温情陪伴,助力困境青少年融入集体,让知识传递与人文关怀并行。两期活动以史铸魂,深耕本土研学,为培育有担当、有温度的时代新人蓄能,让青春在历史滋养下蓬勃向上。
17 幸福大本营——家庭减压项目
执行机构:东莞市心情好公益服务中心
联系人:丁文 18925760616
本月,项目面向居民开展“轻松一‘夏’——放松活动”减压知识普及活动1场,吸引了来自则徐社区的26名参与者参与知识普及学习。同月,项目在虎门新园中区萨提亚瑜伽馆内展开一场减压活动,现场心理讲师通过减压知识讲解,组织互动减压游戏、音乐减压疗愈、分享压力源等方式带领参与者进行活动,让参与者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放松。
18“虎爱同行”虎门镇青少年成长赋能计划
执行机构:东莞市花语公益服务中心
联系人:王焕章 13712783411
本月,项目联动社区多方力量,链接场地、教学资源,联动公益伙伴开展“益思启智”系列活动,面向社区青少年开展“益思启智”之“生命的意义”之心理健康讲座,助力儿童深入理解生命的珍贵,激发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热情,引导其树立积极正向的生命意义观。对于已建档的困境儿童,项目社工于本月进行集中走访,了解服务对象生活、学习情况及困难需求。
19 “同行工坊”残疾人增能创收项目
执行机构:东莞市虎门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联系人:林楚鑫 13018698812
本月,项目开展第三场手工制作扭扭棒宠物挂件制作活动,组织了20名项目残疾人进行学习,并产出售卖产品;同时,项目组在活动后组织有意愿的项目残疾人领取材料回家制作产品,尝试手工产品增产。
20 以心暖“新” 助力百千万——新业态群体关怀行动
执行机构:东莞市木棉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联系人:黄筱薇 18046993792
本月,项目根据督导建议,围绕项目中期评估展开项目汇报优化、目标达成测量、服务成效总结等工作,并对项目上半年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自纠,进一步优化项目整体服务水平。同月,项目筹备【打造“心”学堂】之“‘典’亮新业态 护航‘新’发展”法律法规培训,拟围绕“工伤认定与维权”“平台用工合同风险”“交通违法处理流程”等高频问题开展培训。
21“强国同心圆”历史文化传播志愿行动项目
执行机构:东莞市虎门志愿者协会
联系人:张欢欣 13580836477
本月,项目联合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镇志协开展百千万·莞一夏 “薪火相传·志愿同辉”寻迹虎门夏令营,通过丰富的研学实践与互动体验,让参加者在历史传承、文化感知和志愿精神培养中成长;累计30名学员参与了活动,18名学生志愿者及退役军人志愿者协助参与。夏令营期间,于海战博物馆、蒋光鼐故居、双拥公园等虎门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参观,组织开展丰富有趣的非遗手工体验以及虎门传统美食尝试;活动期间,通过定制工具包引导营员们主动记录见闻、梳理知识,让每一处打卡都成为深化认知的过程,开拓本地青少年及“小候鸟”视野,深入了解虎门历史文化、传承非遗。
22 “鼓乐飞扬,虎虎生威”残疾人艺术扶持项目
执行机构:东莞市虎门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
联系人:朱卓浩 13712473592
本月,项目组织社区残疾人家庭开展“社区共融,艺术疗愈”残疾人艺术团乐器社区教学小组,让更多残疾人通过音乐艺术服务促进康复,并将虎门康园中心十二年的服务经验拓展辐射到全镇残疾人服务,让更多参与者能融入助残服务当中。小组以铃鼓、沙锤及非洲鼓的教学,以音乐治疗乐器互动引入其中,组织残疾人家庭之间游戏互动相互认识,介绍音符的各种乐器的演奏方式,再结合歌曲演奏让残疾人、家属及志愿者营造残健共融氛围,打破隔阂,促进理解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