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东莞市虎门慈善会官方网站!
东莞市虎门慈善会2023年
工作报告
2023年,在市民政局和市慈善会的指导下,在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新一届理事、监事的带领和监督下,虎门慈善会紧紧围绕市、镇工作大局,广泛凝聚爱心善意,在社会救助、乡村振兴、慈善宣传、促进社会公益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和良好社会效益。累计收到社会捐赠款395.29万元,开展12个慈善项目,共计支出1331.55万元;举办38场次慈善公益活动,共计支出93.75万元,惠及特殊群众43.26万人次。5月成为了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会员,获得2022年度-2024年度东莞市社会组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以下是本年的工作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织密社会保障网,打造美好幸福生活圈。
一是虎门慈善会有序推进各项常规惠民工作。开展临时救助8期,救助100人,支出165.01万元;慈善超市帮扶计划惠及3241人次,支出64.82万元;开展“民生微心愿”项目,办结临时生活救助668宗、医疗救助16宗、住房保障24宗,累计发放资金130.07万元;通过“虎慈1号扶弱助残慈善信托”补助106名贫困残疾人,累计发放生活补助金25.44万元;“大配餐”长者就餐资助项目支出4.42万元,惠及长者1816人次;“海燕计划”助学项目资助学生634人次,发放助学金127.59万元;第四届“创益种子计划”公益创投项目资助的30个项目顺利结项,项目总金额259.55万元,惠及群众约36.06万人次。
二是开展慰问活动,让群众过好节日。继续依托春节、中秋、环卫工人节等节日,联合社会各界向我镇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共计派发慰问品4309份,支出68.68万元。
三是持续开展市外帮扶活动。2023年初,向松桃县捐赠2万元用于购置防疫物资。同时围绕我镇对口帮扶工作,赴松桃县开展助学捐赠及回访调研活动,验收第一完小教学教具和体育器材捐赠款的落实情况;向正大完小捐赠7.82万元用于阅览室升级改造,并捐赠图书4000余册。12月,向仁化县长江中学捐赠8.8万元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并送上240余册新图书,同时也向当地两间小学捐赠3500册图书。通过不断改善当地学校的教学条件,推动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二)加强慈善文化宣传,营造“全民慈善”氛围。
1.开展虎门镇第三届慈善文化月。通过“慈善公益体验行”“点亮‘微心愿’项目”和“明亮眼睛·与爱同行”等十四个专场活动,为群众增福祉,为慈善事业发展凝聚了更多正能量。
2.开展“情系夕阳”系列活动。虎门慈善会联合老科协虎门分会和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通过进社区、小区、公共场所,为2393名居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并派送健康食品,提升长者的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协助做好2023年虎门镇“6·30”助力乡村振兴暨东莞慈善日活动社会捐赠款物的接收工作。发动单位、社区、热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等奉献爱心,共计代收260.82万元。
4.筹备组织“慈善+”活动。一是筹备慈善拍卖活动。我会前期已联系专业拍卖公司就慈善拍卖工作整理草案,但受经济环境影响,计划延迟至2024年下半年举办;二是筹备慈善徒步活动,我会已与虎门公安分局和大岭山森林公园等相关部门协商沟通,完成前期筹备工作,但由于虎门镇已相继开展了多场徒步和马拉松赛事,故我会慈善徒步活动计划延迟至2024年初开展。
5.充分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宣传途径,有机整合“线上+线下”两大阵地,努力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一方面,借助各级媒体部门的优势,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共计媒体报道101篇;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官方自媒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传播慈善公益动态,累计发布文章562篇,视频23条;同时在镇内增建3个慈善空间和1个文化陈列室,形成了稳定的、具有特色的宣传阵地。
(三)重视慈善资金管理,探索资金保值增值新路径。
我会在保证慈善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对慈善资金进行保值增值。慈善会账户的2800万元投放到东莞信托有限公司进行稳健理财增值;2500万元和1000万元分别投放到东莞银行和东莞农村商业银行进行结构性存款,其中投放到东莞银行的500万元资金已于2023年12月持有到期并返还本金。全年共计增值收入195.9万元。
(四)拧紧制度建设链条,推动慈善队伍长效运行。
按照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要求,顺利完成换届工作,优化组织人员结构,完善《章程》内容,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并对今后5年的工作进行规划部署。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账目进行审计,顺利通过各项检查工作,并在“慈善中国”进行信息公开。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前往中国慈善展会、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观摩学习;参加广东省慈善总会、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东莞市民政局组织开展的线上线下培训讲座,拓宽工作人员视野,提高慈善服务质量。此外,慈善会志愿服务队被镇团委、镇文明办评为2023年度优秀志愿服务队伍。
二、主要亮点和成效
(一)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全面总结慈善会第一届工作,凸显亮点和成效,并制作《五周年纪念邮册》和《五周年宣传视频》,展现我会首届工作成果。同时经多方沟通,通过会员大会选出慈善会第二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
(二)获得2022年度-2024年度东莞市社会组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三)设立首个冠名基金——东莞市虎门慈善会“明亮眼睛·与爱同行”爱眼慈善基金,初始规模为37.5万元,通过进社区、进小区、进校园,为3.29万名群众提供免费眼部检查,并资助32人次进行手术治疗。
(四)完善“海燕计划”助学项目。2023年虎门慈善会提高“海燕计划”助学项目的资助标准,并把财政助学人员纳入困难学生资助范围,进一步缓解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压力。
(五)第四届“创益种子计划”公益创投项目资助顺利结项。充分发挥慈善组织整合社会资源的作用,推动“五社联动”融合发展,30个资助项目累计开展活动842场,整合志愿者1892名,整合社会资源205批次,链接社会资金3.39万元,在慈善文化、尊老助残、救助帮困、青少年成长、社区共建、志愿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等多个领域提供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获国家级媒体报道1次,省级媒体报道26次,市级媒体报道14次。
(六)建成东莞市虎门慈善会慈善文化陈列室,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向群众展示虎门慈善历史文化和慈善会取得的显著成就,使之成为我镇与其他慈善公益机构、爱心企业和人士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
三、存在问题及不足
回顾过去一年,我会慈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慈善氛围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强化宣传发动;二是受经济环境影响,资金增值不达预期。
四、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虎门慈善会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镇的决策部署,服务社会发展大局,广泛发动和汇聚社会力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推动内部治理规范化、财务管理制度化、慈善项目品牌化、慈善活动多元化、工作队伍专业化,为推进我镇慈善工作高质量发展奉献力量。
(一)办实事、增福祉,惠民服务扎实推进。
一是不断提升和完善已有的救助项目。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常规项目的品牌效应。同时注重加强项目的内驱力,推动物质帮扶为主向“物质+服务+赋能”复合式帮扶转变。二是充分发挥虎门慈善会在我镇慈善公益事业的引领作用,与各部门、社会组织、公益机构、爱心企业和个人等串联合作,打造数据共享、项目共建、群众共帮的救助模式,打造新项目、培育新品牌,实现社会资源互联互通。
(二)重宣传、激活力,营造“向上向善”社会氛围。
一是持续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慈善文化月已逐步成为凝聚虎门慈善力量、助力虎门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平台,要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加强活动的互动性,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广泛开展送关怀、送温暖等活动;积极探索“慈善+”跨界融合模式,通过开展“慈善+运动”“慈善+文化”等活动,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慈善的渠道;发挥慈善在应急救灾中的作用,支持和有序参与突发事件相关救助和服务。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增设慈善空间,以此为平台开展社会救助、公益活动、宣传讲座等工作,让慈善资源下沉,厚植慈善根基。三是主动与各级媒体部门合作,加强慈善会自身官方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和成果,倡导“全民慈善”,营造浓厚的慈善氛围。
(三)提公信,强实力,探索慈善资金管理新模式。
一是加强对善款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相关部门及社会的检查和监督,做好捐赠资金管理工作,打造透明慈善、阳光慈善,赢取群众信赖;二是以品牌化项目吸引爱心捐赠,以小爱心撬动大慈善,同时积极打造冠名基金、专项基金,不断为慈善资金池注入活水;三是不断提升慈善资金的造血能力,与银行和金融机构沟通,争取最大的利率优惠,采取多种稳妥、安全、有效的保值增值方式。
(四)强队伍,夯基础,切实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深入贯彻学习《慈善法》,按照法律法规和《章程》,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慈善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二是通过学习考察、业务培训、慈善交流,切实提升项目运作、财务管理、内部治理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工作人员和志愿队伍的服务能力,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